截至目前,累计已有18个药被纳入重点监控名单。0118个药被重点监控4个药已被点名8次10月23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2025年8月药品挂网公开议价采购监管品种名单,共有10个药被纳入重点监控(见文末)。赛柏蓝统计发现,截至目前,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的8批药品挂网公开议价采购监管品种名单中,累计被纳入重点监控名单的药品已有18个。此次被点名的药品,最高已有4个被点名8次,涉及利肺片两个品规的药品、注射用二羟丙茶碱(0.25g*1支/支,玻璃管制注射剂瓶/丁基胶塞)、枣仁安神液(10ml*7支/盒,玻璃瓶)。具体如下: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的重点监控品种按药品采购金额降序排列,不少药品年销售额过亿。如赛柏蓝查询药渡数据发现,已经多次被点名的注射用二羟丙茶碱2025年一季度在公立医院终端的销售额为70.07百万元,2024年销售额为6.12亿元。此外,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还发布了“新申请超‘黄线’品种”、“原在库超‘黄线’品种”、“未通过公允性品种”各10个。其中,新申请超“黄线”品种按照超黄线幅度降序排列,赛柏蓝进一步梳理发现,护肝宁胶囊、消炎利胆胶囊、川芎茶调丸均已被点名8次。原在库超“黄线”品种按超黄线幅度降序排列,红霉素肠溶片、苯巴比妥片、泼尼松片均已被点名8次,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为此次新的被点名的药品。药渡数据显示,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2025年Q1在公立医院终端的销售额为2.11亿元,2024年销售额为9.03亿元。未通过公允性品种按超提示价幅度降序排列,垂盆草颗粒(无糖型)已经被点名过8次。02高销售额药品成监控核心药价治理持续升级重点监控品种主要针对采购金额高、价格异常或用量增长过快的药品,通过动态监控抑制不合理涨价和过度使用。不过,上海阳光采购网在每次的公告中都表示,公布品种仅作为提醒。上海自2018年以来全面实施药品挂网公开议价采购机制,采用“信息推送、绿线参考、黄线提醒、红线拦截”的询价议价模式。医疗机构需结合市场供需与阳光平台“红黄绿线”实时提醒开展议价。同时,上海药事所对首议医疗机构开展函询工作,要求提供院长、纪委书记双签字并加盖公章的价格情况说明。这一地方实践并非个例,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药品价格监管机制。国家层面的监管动作持续加码。第十一批国采将于10月27日(下周一)开标,目前各品种各厂牌的医药机构报量、同品种有报量的各厂牌平均值、企业GMP符合性检查相关证明材料和企业间关系情况均已公布,55个大品种将通过集采迎来新一轮价格调整。与此同时,国家医保局通过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全量汇总各地挂网价格信息,对显著高于市场均价、价格波动异常的药品进行标识预警,实现全国价格一盘棋监管。针对零售终端“阴阳价格”乱象,10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明确要求定期开展药价风险品种核查处置。主动监测定点药店交易结算金额排名靠前且价格差异大的药价风险品种等。伴随医保价格监督趋严,全国范围内的药品比价行动已陆续落地,药品价格透明度显著提升。针对中成药、短缺药等价格敏感领域,国家层面实施定向监管,一是针对部分中成药开展挂网价格治理工作,二是针对短缺药品开展价格风险管理工作。《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正在同步施行,价格行为被纳入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对在国家集采中围标串标、虚报成本导致价格虚高的企业,一律按最高失信等级顶格评定。对“特别严重失信”生产企业,在中止其全部产品在评价省份的挂网、投标资格的同时,中止其涉案产品在所有省份的挂网、投标资格。这一制度与药品招采、医保支付直接挂钩,价格诚信成为市场准入的关键。地方层面,江苏等省份建立阶梯式价格预警机制,如江苏定期发布药品预警情况,实行红黄星预警机制,针对价格异常偏高的药品采取分级管理措施。截至10月23日,赛柏蓝统计发现,江苏省医保局今年已经发布了三十七批药品价格预警名单,全年被点名预警的药品总量已达1044个。附:文章来源:颜色赛柏蓝
从草原瑰宝到医保基药,蒙药正改写传统医药格局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蒙药市场白皮书》(2024版)深度剖析:蒙药不再是小众民族药,而是凭借“天然疗效+医保基药加持”,成为中国医药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从政策支持到临床认可,从国内普及到全球出海,这份研究报告带您读懂蒙药的现在与未来。01蒙药核心优势:疗效、稀缺性双在线,适配医保基药需求蒙药能纳入医保基药体系,核心在于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研究报告明确指出:“三小三效”适配临床:蒙药以“毒性小、副作用小、剂量小”“高效、速效、长效”为特点,生药入药保留完整活性成分,如安神补心六味丸祛“赫依”(近似中医“气”)、镇静效果显著,适合长期用药人群,天然契合医保基药“安全、有效、经济”的筛选标准。稀缺药材构筑壁垒:《蒙药正典》收录879种药材,62%为植物药,更含万年灰、黑冰片等50余种独有药材,且现代蒙药极少使用重金属矿物,安全性更高,成为医保品种的优质选择。标准化经方易推广:蒙药经典验方“君臣佐使”固定,医生无需调整配方,仅需根据病情组合经方,标准化程度高,便于在全国医疗机构推广,为纳入基药目录奠定基础。02医保基药加持:蒙药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医保基药准入是蒙药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的关键驱动力:规模与渗透率双升:2019-2023年,蒙药市场从20亿增至32亿,CAGR12.5%;同期医保品种从18个增至28个,渗透率(占民族药市场)从11.5%升至13.2%。预计2024-2028年,依托医保目录扩容,蒙药CAGR将达27.9%,2028年规模破101亿,渗透率22.7%。医保品种临床放量:头部企业已抢占医保红利,如奥特奇蒙药拥有28个国家医保品种、1个独家基本药物(麦冬十三味丸),其核心医保品种丹神®珍珠通络丸(修复神经)、丹神®清热八味胶囊(抗肺部感染),已通过学术推广覆盖全国30个省市的医疗机构。基药准入加速下沉:国家推动“非少数民族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向中西医结合转型”,鼓励蒙药准入基层医疗,叠加医保支付比例倾斜,蒙药正从内蒙古走向全国县域市场,进一步打开需求空间。03政策+技术:为蒙药医保基药发展“保驾护航”研究报告强调,蒙药纳入医保基药体系并非偶然,而是政策引导与技术突破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优化审批与准入:2022年内蒙古出台28项措施,从“简化蒙药审批流程”“增加医保报销比例”双向发力;2023年国家药监局针对中药(含民族药)出台注册新规,为蒙药医保品种研发、申报开辟“绿色通道”。技术破解医保品种痛点:过去蒙药因“循证不足”难入医保,如今通过网络药理学解析复方机制、RCT(随机对照试验)验证疗效,如诃子的抑菌、保护心脑血管功效已获现代研究证实,让蒙药医保品种更具科学说服力;同时用DNA条码技术鉴别道地药材,确保医保药材质量稳定,避免“药效参差”问题。04龙头企业示范:以医保基药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优势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4家蒙药龙头,其共同策略是“聚焦医保基药,打通全产业链”:奥特奇蒙药:蒙药行业“医保基药之王”,拥有97个蒙药文号、14个独家品种(7个独家医保)、1个独家基药,自建4000亩赤芍种植基地保障道地药材供应,营销网络覆盖全国30省,2023年医保品种销售额占比超60%。内蒙古蒙药:87个蒙药文号,18个医保品种(蒙药),建有“蒙药现代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其珍宝丸(治风湿、神经疾病)、暖宫七味丸(宫寒血瘀)均为医保常用品种,基层医院渗透率持续提升。库伦蒙药/阜新蒙药:各拥有14个独家品种,42个医保品种(库伦)、6个独家剂型(阜新),聚焦骨科、消化领域,如库伦蒙药的巴特日七味丸(抗炎、止泻)、阜新蒙药的扎冲十三味丸(风湿止痛),均为区域医保热门品种。05未来趋势:医保基药扩容+国际化,蒙药空间再升级研究报告对蒙药未来展望明确,医保基药将持续发挥“增长引擎”作用,同时叠加国际化机遇:国内:医保基药持续扩容:国家计划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增加少数民族药在医保、基药目录中的数量,蒙药凭借“安全、有效”优势,有望新增10-15个医保品种,下沉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国际:医保品种成“出海名片”:依托“一带一路”,蒙药医保品种已率先出海——新疆维药的祖卡木颗粒(呼吸感染)、寒喘祖帕颗粒(哮喘)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临床,奥特奇蒙药正推动清热八味胶囊、风湿二十五味丸在中亚注册,未来全球可渗透市场空间达2万亿。产业链:围绕医保品种升级:从“道地药材直采”(如奥特奇5000亩/年产业化种植)到“智能化生产”(金山药厂年产能4亿片),再到“学术推广”(培养中西医结合专家讲者),蒙药正构建以“医保品种”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生态,确保质量与供应稳定。读懂蒙药,读懂中国传统医药的新机遇《【沙利文】中国蒙药市场白皮书》清晰表明:蒙药的崛起,是“传统智慧+现代标准+医保基药加持”的必然结果。从草原上的民间验方,到走进千万患者的医保药、基药,蒙药正书写着传统医药的“现代化范本”。无论是投资者、从业者还是健康关注者,这份研究报告都是您了解蒙药行业的权威指南。文章来源:赛柏蓝


